抖音電商品牌服務商2024年續牌規則解讀(了解抖音電商品牌服務商續牌規則的重要性及主要內容)

2024藥企出海:做難而正確的事

梁佑誠2025-07-05 07:23:04 251林家安徽宣城郎溪县

來源:@國際金融報微博

2024年,出海依然是生物醫藥產業的關鍵詞。ADC、雙抗藥物合作交易火爆,出海數量再創新高;交易金額上限不斷突破,多家藥企憑借出海扭虧為盈。

海外市場為生物醫藥產業帶來了新的增量和發展方向,但走好出海之路絕非易事。近年來,創新藥海外合作數量上升的同時,也有部分合作半路終止。此外,還有企業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割舍或是調整海外業務。

不過,好在各方都沒有放棄,而是積極探索出新的道路。“NewCo”這一新模式的出現,備受企業青睞。

出海之路機遇與風險並存,但對中國藥企而言依然是一件難而正確的事。

ADC、雙抗藥物合作火爆

從2024年出海藥物的品種來看,ADC藥物依然火爆,海外合作熱度持續高漲。

在剛剛過去的12月4日,映恩生物宣布,與全球生物醫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SK)已就一項潛在同類最佳ADC藥物(DB-1324),達成獨家授權協議。根據協議,GSK將獲得全球(不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獨家授權,以推進該ADC藥物的研發與商業化進程。

根據協議條款,GSK將預先支付3000萬美元預付款及其他行權前裏程碑付款,以獲得在全球範圍內(中國大陸、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除外)推進DB-1324研發和商業化的獨家授權許可。

如果GSK行使許可權,映恩生物將收取行權費以及後續在開發、法規注冊和商業化不同階段的裏程碑付款,最高可達9.75億美元。商業化成功後,GSK將對全球淨銷售額(中國大陸、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除外)支付不同比例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並從中國大陸、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的淨銷售額中獲得特許權使用費。

2024年4月,普方生物被Genmab以18億美元收購,前者手握靶向FR€CD70和PTK7等靶點的多款ADC藥物,普方生物也成為首家被收購的中國ADC公司。此外,年內還有宜聯生物、百奧圖賽、藥明生物等同海外藥企達成ADC藥物的合作。

2024年部分國產ADC出海交易⠠(唐菁陽⠨㽨ᨯ𜉀2024年部分國產ADC出海交易⠠(唐菁陽⠨㽨ᨯ𜉀

ADC火爆的背後,一方麵是ADC藥物市場相對仍有開發空間;另一方麵是中國創新藥企的配套研發能力在不斷得到認可。

據浦銀國際證券統計,2021年至2024年11月底,國產ADC藥物領域BD交易總額已超400億美元,包括科倫博泰在內的領先ADC藥物企業實現了2筆以上的交易,超過50%的授權交易的首付款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科倫博泰、、等代表性國產ADC藥物的交易金額均超10億美元。

研發方麵,2025年多款國產ADC藥物有望上市。科倫博泰的博度曲妥珠單抗(靶向HER2)、的瑞康曲妥珠單抗(靶向HER2)、樂普生物的維貝柯妥塔單抗(靶向EGFR)、Therapeutics/瓴路藥業的泰朗妥昔單抗(靶向CD19),均已在國內遞交上市申請,有望在2025年獲批上市。

雙抗類藥物的交易熱度在今年也逐漸崛起,受到海外合作方的青睞。其中,默沙東花費近33億美元拿下禮新醫藥一款雙抗藥物備受業內矚目。2024年12月20日,默沙東宣布已完成關於在研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LM-299的全球獨家許可協議,並將向禮新醫藥支付首付款5.88億美元。

另基於LM-299多項適應證的技術轉讓、開發、獲批和商業化進展,禮新醫藥還有資格獲得最高27億美元的裏程碑付款,其中包括預計在2025年完成技術轉讓後支付的3億美元。

2024年部分國產雙抗類藥物出海交易⠠(唐菁陽⠨㽨ᨯ𜉀

交易金額屢創新高

2023年年底,百利天恒與百時美施貴寶(BMS)84億美元的合作刷新了國產創新藥出海交易金額記錄。根據雙方合作協議,BMS和百利天恒將共同開發及推動BL-B01D1的商業化。其中,BL-B01D1是全球首創EGFRxHER3雙靶點抗體偶聯藥物(ADC)藥物,已在多種癌症類型中表現出顯著療效。

2024年上半年,百利天恒已獲得BMS的8億美元首付款,公司業績也由此高漲。最新的三季報數據顯示,百利天恒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56.63億元,同比增長1399.22%;歸母淨利潤為40.65億元,同比增長889.23%。

2024年同樣有多個出海項目交易金額超過10億美元。其中,金額最高的為恒瑞醫藥以60億美元出海了3款GLP-1產品。據恒瑞醫藥公告,公司將HRS-7535、HRS9531、HRS-4729產品的海外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有償許可給Hercules,交易總金額約60億美元。

交易後,恒瑞醫藥近期將獲得1億美元首付款和完成技術轉移後的1000萬美元的裏程碑付款。此外,這筆交易還包含臨床開發及監管裏程碑款累計不超過2億美元,銷售裏程碑款累計不超過57.25億美元,及達到實際年淨銷售額低個位數至低兩位數比例的銷售提成。

國產小分子創新藥的出海交易金額也在2024年被刷新。2024年6月,港股上市公司亞盛醫藥宣布,公司旗下核心產品奧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的海外獨家許可將授予武田製藥。

依據協議,亞盛醫藥將收到1億美元的選擇權付款,並有資格獲得最高約12億美元的選擇權行使費和額外的潛在裏程碑付款,以及基於年度銷售額提成的雙位數比例特許權使用費。交易總金額超越此前被稱作“最貴”出海小分子藥物——和黃醫藥的呋喹替尼(商品名:愛優特)。呋喹替尼的交易對象同樣為武田製藥,授權總金額最高為11.3億美元。

2024年部分國產創新藥出海交易情況⠠(唐菁陽⠨㽨ᨯ𜉀2024年部分國產創新藥出海交易情況⠠(唐菁陽⠨㽨ᨯ𜉀

從海外合作方投資的交易金額來看,諾華是2024年在國內“掃貨”最為豪氣的跨國藥企。2024年1月,諾華收購國內生物技術公司信瑞諾醫藥。交易完成後,信瑞諾醫藥將整體並入諾華中國。

另在2024年1月和10月,諾華分別同舶望製藥和百裕製藥達成合作。前者合作項目為心血管疾病治療藥物,舶望製藥將從諾華獲得1.85億美元的首付款,並有資格獲得潛在的期權和裏程碑付款以及商業銷售的分級版稅。兩項交易潛在總額高達41.65億美元。

同百裕製藥的合作項目則涉及一款小分子抗腫瘤藥物簽訂獨家許可協議。根據協議,百裕製藥將收到7000萬美元首付款,以及可達11億美元的開發、注冊及商業化等各類裏程碑付款和相應特許使用費。三筆交易累計涉及的潛在金額已超50億美元。

機遇與風險並存

海外市場對於中國藥企的確充滿誘惑。在國內,藥企麵臨著集采降價、醫保控費等政策壓力。醫藥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縮。海外市場愈發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更有著“不出海就出局”的說法。

據醫藥魔方、華鑫證券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license-out交易數量達73項,金額達336億美元,其中首付款達到25.9億美元。多數國產創新藥乘風破浪得到海外市場認可,但也有部分海外合作交易半路終止或是失利。

2024年8月8日,和鉑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合作方Cullinan有關終止協議的通知,終止關於HBM7008在授權區域內的開發和商業化,該終止於2024年11月3日生效。由此,和鉑醫藥將重新獲得HBM7008的全球權益,並將繼續探索其他開發和潛在商業化的機遇。

和鉑醫藥曾於2023年2月將HBM7008在美國的獨家權益授予Cullinan,根據協議後者將自費負責HBM7008在授權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合作終止後,和鉑醫藥無義務退還於終止前根據合作協議收取的任何款項。

另一家港股生物科技公司康寧傑瑞也未能成功在海外市場取得佳績。2024年7月,康寧傑瑞在美國的合作夥伴Tracon公司宣布,恩沃利單抗針對肉瘤的臨床試驗未達到主要終點,將終止進一步開發,並在短期內探索戰略替代方案。恩沃利單抗是康寧傑瑞唯一實現商業化的產品,海外適應症開發失利對公司造成的影響不言而喻。

此外,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以為代表的CXO(醫藥外包)企業的海外業務在2024年也倍感壓力。雖然《生物安全法案》幾經波折未被列入美國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但國內相關企業依然受到影響。

藥明康德於2024年12月25日宣布,將其全資子公司WuXi ATU(藥明生基)美國運營主體Advanced Therapies以及英國運營主體Oxford Genetics的全部股權以現金對價方式,轉讓給一家設立於美國的股權投資基金Altaris。該舉措被業內視作是在規避海外風險。

2024年年內,、和等國內知名CXO企業均通過出售海外參股公司或是將生產線轉移到其他地區等方式對海外業務做出調整。

出海方式趨向多元

麵對出海的重重挑戰,中國藥企始終積極麵對,並探索出了更為安全的道路。上述恒瑞醫藥3款GLP-1產品的出海交易,不僅創下了年度最高金額,還在行業內開啟了新的出海模式。與傳統License-out模式不同的是,在這筆交易中,恒瑞醫藥不但能獲得首付款加裏程碑付款,還能取得美國Hercules公司19.9%的股權。這種模式被稱作“NewCo”。

眾誠智庫高級谘詢師鄒春燕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解釋,NewCo出海模式,就是將公司產品管線海外權利授予海外新成立的公司,獲得股權及資金支持,同時引入海外基金,搭建國際化團隊,實現產品出海。

鑒於該模式並非一次性買賣,創新藥企既能獲得資金支持,通過海外基金獲得引入合作方的股權,搭建國際化管理團隊,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實現公司國際化布局,越來越多的藥企采用這種模式出海。

恒瑞醫藥率先嚐試後,港股生物科技公司康諾亞也在年內完成兩筆NewCO交易。其中,第一筆為2024年7月,公司將兩款雙抗新藥CM512、CM536的大中華區外全球權益授權給Belenos Biosciences。根據協議,康諾亞將收到1500萬美元預付款、1.7億美元裏程碑金額,以及特定比例的銷售分成。Belenos由醫療專業基金OrbiMed控股,持股比例50.26%,康諾亞全資附屬公司一橋香港持股30.01%,康諾亞董事長陳博將加入Belenos的董事會。

第二筆在2024年11月,康諾亞與Platina Medicines Ltd(PML)訂立獨家許可協議,授予PML在全球(不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研究、開發、生產、注冊及商業化CM336的獨家權利。

根據協議,康諾亞生物將收取1600萬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付款,同時獲得Ouro Medicines的少數股權作為交易對價的一部分。在達成若幹臨床、監管及商業裏程碑後,康諾亞生物還有權收取最多6.1億美元的額外付款,並從PML收取CM336及相關產品銷售淨額的分層特許權使用費。

此外,嘉和生物於2024年8月也將旗下CD3/CD20雙抗GB261的大中華區外全球權益授權給TRC 2004公司。嘉和生物將獲得數千萬美元首付款、4.43億美元裏程碑付款及分層特許權使用費,並持有TRC2004一定股權。

多位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NewCo”模式靈活高效,創新藥既能從中獲得現金支持,又能通過持有“NewCo”的部分股權分享研發管線增值的遠期收益,這一模式在未來還將繼續受到有出海意願的企業青睞。

止戈為武網 Copyright © 2020 Powered by 止戈為武網   sitemap谷歌留痕

联系QQ: QQ号 邮箱地址:978@qq.com